此帐号已被封,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
文章于 2017年9月30日 被检测为删除。
查看原文
被微信屏蔽
其他

同修六和,福佑一方——淨空老法师在中林淨苑道场重光典礼和佛像开光仪式上的讲话

2016-04-19 中国弥陀村

点左下角[阅读原文]处进入中国弥陀村mituocunorg+电台+网盘+海量经典圣贤教育影音资料下载



尊敬的诸位法师、诸位大德,大家好!


今天中林淨苑举行道场重光典礼和佛像开光仪式,主事者要我讲几句话。我长年住在国外,对于国内的情况不了解,对于贵道场也是完全陌生。不过,我想,无论是哪一种团体,如果要想健全运作,六和敬都是必要的。所以,我想就六和敬的重要性提出报告,谨供大家参考。


六和敬是团队和合共住的六项要素,包括见和同解、戒和同修、身和同住、口和无诤、意和同悦、利和同均。做到这六条的团体就是和合的僧团。在佛教裡面,僧团最少是四个人,多没有限制。四个人以上住在一起修行,遵守六和敬,这个团体就是僧团。诸位要知道,这个地方能够有个和合僧团出现,这个地方就有诸佛护念、龙天拥护,不会遭难,这是大家有福。


一、见和同解


见和同解是六和敬当中最重要的一条。这是讲大家的思想见解要相同,住在一起才会和合无诤。如果思想见解不相同,在一起相处必然会有争执、闹意见,不能达到和合。所以和合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这一条。


每个团体都有自己的宗旨和目标,如果每个成员都认同这个宗旨目标,思想见解就会统一,就能达到见和同解。对于淨土宗的团体而言,信愿念佛、求生淨土是大家共同的目标。要达成这个目标,正如《阿弥陀经》所说的,必须多善根、福德、因缘,那就是要修淨业三福。


第一条,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是人天福。有这个福德的基础,才是经上所说的「善男子、善女人」,才谈得上其他两福。如果你不孝父母、不敬师长,常常起瞋恨心,造十恶业,你就没有福德,即使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,喊破喉咙也枉然。因为你的心没有办法专一,你造了恶业,良心不安,心无法平静安定下来。第二福,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,这是小乘福,是修戒。戒修好了,能够帮助你提升定力。第三福,「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」,这是大乘福,是修定慧。提升定力。发菩提心,是发成佛度众生的心,这是最善的心;深信因果,是深信「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」,你就会努力念佛,不肯懈怠;读诵大乘,是帮助你行菩萨道不退转;劝进行者,就是弘法利生,讲经说法,劝人家学佛、念佛。如果大家的思想见解都统一在淨业三福上,都肯定必须这样修行才能够得到成就,那就做到见和同解了。


二、戒和同修


戒是生活的规范,大家在一起生活一定要有秩序、要有规矩,团体才不至于紊乱。除了佛陀制定的戒律之外,还有团体根据个别情况,还有自己的团体共住的规约,这些都是属于戒的范围。必须知道,戒是戒自己的,不是拿来戒别人的。为什麽?因为修行要想得到成就,关键在定,也就是一心,正确的持戒才能帮助你修定。如果常常拿戒律去衡量别人,我们的心就总是不老实、不平静,修行就很难得定,很难得一心。


在这方面六祖惠能大师告诉我们,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」。真正修行人他的心专注在道上,努力在改正自己的过失,哪有时间去看别人的过失?如果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上、放在口上,那是绝大的错误,就不是真正的修行人了。印光大师也教导我们,「只管自家,不管人家;只看好样子,不看坏样子;看一切人皆是菩萨,唯我一人实是凡夫」。正因为大家迷惑颠倒,不懂得管好自己,专门喜欢管别人;不懂得改正自己的过失,太容易在意别人的过失,心裡老是挂念著别人的过失,团体内部不和往往就是这个原因。所以祖师大德才苦口婆心的一再提醒我们,一定要反求诸己。看一切人都是菩萨,都是在教导我们,别人做得好的地方,是教导我们要向他学习;别人做得不好的地方,是教导我们要自我警惕,不能犯跟他同样的毛病。所以都是我的好老师,不是凡夫,只有我自己一个人是凡夫。懂得这样想法,就不会再去挑剔别人的毛病了。这是叫我们自律而不律他。自己做好了,别人自然会效法,这是身教的力量。如果每一个人都能自律,这个团体自然和合。


三、身和同住


大家住在一起,同一个道场。同住不是像现在一个人住一个房间,一个人住一个房间不容易成就,这是讲老实话。为什麽?因为在别人面前很规矩,装模作样,很像个样子;但是房门一关,没人看见的时候,就不晓得变成什麽样子,毛病习气全都出来了。所以佛法裡面的共住是大家睡在一起,睡广单、通铺,一个看著一个,大家规规矩矩、老老实实的,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毛病习气慢慢的断掉。


大家生活在一起,所谓同舟共济,行动要一致,要顺从大众,配合团队的运作,不能自己独立独行,这样团体才会和谐,所谓「恆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。所以僧团裡面还有一条很重要的规定,叫做羯磨。羯磨是梵语,翻成中国的意思叫作法,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会议的决议。因此佛教是民主的,任何事情都要徵求大众的意见,不能够自己独断独行。所以大小事情都要开会,会议决定,少数服从多数。小的事情宣布一下,大家没有意见就算通过了;如果是大事情,必须三读通过、四读通过,这就相当于表决。让大家认真冷静的考虑有没有意见,没有意见才算是通过,才可以照办。这是属于身和同住的范畴。


四、口和无诤


大家在一起没有争论,这一条非常重要!道场裡面的纠纷往往起源于大家说话不谨慎所造成的,在三业当中口业造作最多、最重。「妄语」是讲欺骗人的话;「恶口」是说话粗鲁,说话刺伤别人的心;「两舌」是挑拨是非,说话不负责任;「绮语」是花言巧语,伤风败俗的话。这样一天下来,造了许许多多的口业,这不得了!严重的口业是堕大地狱的罪。所以我们说话要小心谨慎,不要说别人的过失。从前参学的人,从一个寺院离开之后到另外一个寺院,人家问他那个寺院怎麽样?他说这样不好,那样也不好。人家听到之后,顶多招待他一餐饭,就请他走路,不敢留他。为什麽?因为怕他在这裡住几天之后到别的地方去,又会说我们这个地方怎麽不好,所以没有人敢留他。最后吃亏的还是他自己,不是别人。所以决定不说别人的过失。不说别人是非的人,大家都尊重你,愿意跟你做朋友;常常说人家过失的人,他自己吃亏太大了。


念佛人的正语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。念念都念阿弥陀佛,那麽四种口业决定不会造。你跟别人往来,说话之前先念一句阿弥陀佛,话讲完之后也念一句阿弥陀佛,这是念佛人的正语。这句阿弥陀功德不可思议。


五、意和同悦


住在一起,每个人都欢欢喜喜,法喜充满。修行有进步、有成就就会法喜充满,满心的欢喜,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。学佛如果学得一天比一天苦,谁愿意学?必须学得一天比一天快乐,一年比一年快乐。所以佛法的目标,在个人来讲是终身的幸福,在家庭来说是家庭幸福美满,然后社会和谐,天下大同,这是佛法修学的目标。这样美好的教育我们能够不学吗?


我们一定要学弥勒菩萨的知足,要学弥勒菩萨的慈悲,要学弥勒菩萨的放下。他能够包容一切,能忍辱,能以欢喜心对一切众生,笑面迎人,永远那麽亲切。他的心是清淨平等心,你讚歎他,他不会欢喜;你毁谤他,他也不会怨恨,完全没有放在心上,这个我们要学。一天到晚笑咪咪的,跟多少人结了善缘、法缘。结善缘、结法缘就在跟大众接触的时候。所以这个笑面不要吝啬,要多布施。七情五欲不放在心上,表现在外面应该要学弥勒菩萨,满面笑容,欢欢喜喜。


我们想求生淨土,时时刻刻不忘阿弥陀佛。看到一切众生都欢喜,因为都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。这种欢喜心是最好的养分,真正使人健康长寿、聪明正直。这种高级的营养品不在外头,人人都有,就是你会不会用?会用的人有福了!


六、利和同均


利是利养,就是物质上的享受一定是平等的,衣食住行大家都平等。所以出家人对于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彻底放下,没有私财,没有积蓄,十方的供养统统归公,自己需要的由公家来分配。譬如说普通零用钱,斟酌需要,大家平等。如果说某个人生病了,需要医药,常住一定要开医药费用。或者有某个人接受外面的邀请去讲经,旅途上的用费常住一定要给他;他外面有供养的,回来一定交给常住,这样才如法。


结语


六和敬是佛给我们说出大家在一块共同居住的六个条件,是每个人必须要遵守的,这样才称为僧团。这样的僧团非常可贵,是十方诸佛之所护念,一切龙天之所护持,那是佛法住世的标志。如果真正能出现一个和合僧团,我们这个世界上的劫难纵然不能完全避免,也可以减轻,或者是延缓。你们同学们既然学佛了,要留意这一点,这个僧团不一定要出家,在家也一样。在家就是志同道合四、五个人能够住在一块,落实六和敬,你这样发心就真叫大菩萨,真正是救苦救难,救度全世界的众生。


最后,祝福大家身心安康,六时吉祥,道业增上,光寿无量!祝福贵道场如法如律,六和增上,道业兴隆,道风远扬!祝福圣教常住世间,广度有情!祝福祖国国泰民安,国运昌隆!祝福世界安定和平,永续大同!谢谢大家。



2016年1月3日

讲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






若您是莲友或家人!

请笃行老实、听话、真干!止语!听经!念佛!每日做好定课和散课!

落实五大科目:三福、六和、三学、六度、十愿!

学佛学菩萨!发菩提心!一向专念!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!

记住净公恩师的话,每天三件事《念佛、听经、做好事》,把修行功德普皆回向给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苦难众生,愿与众生共同破迷开悟、离苦得乐,同生净土,圆成佛道!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